本文目录
精神病最怕哪种人为什么八字算命可信吗其实有些心理学家跟算命的是一样一样的精神病最怕哪种人?
与精神病人打交道十几年,我总结,精神病人或许比较惧怕第一次将其制服的人。这些人可能是警察,也可能是精神科医护人员。
处于安全考虑,有些手段处于迫不得已
很多人会说,住进精神病院后,都会被绑起来,被做电击,其实不然。
几乎90%以上的精神病人(这里主要指重性精神病人)都不是自愿治疗的,这些人可能在家自言自语,被家人诱骗到医院治疗;也可能已经发病多日,在家中造成了较大破坏,由民警协助将患者送往医院治疗。
既然是非自愿住院,那么他当然不甘心配合治疗,这就涉及到精神科的常用手段——约束。这种约束并非对每一个患者的必要程序,只是对于有冲动攻击倾向的患者,可能出现自伤及伤他行为时采取的应急手段,目的是比较伤害行为的扩大化。
虽然我向来不喜欢以暴制暴,但不可否认,有时候约束、电击有效。上文中提到了约束,接下来我们在了解一下电击。从治疗手段来说,这属于一种行为矫正治疗,并不是大家口中的惩罚。而且这是通过电针灸,将细针放在病人穴位上,然后通过低电流的方式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
有大量证据显示:个体(包括人和其他生物)在做某件事时给予其负性刺激,令其产生不适感,那么将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给予这个原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行为(比如拒服药物行为、其他破坏行为等)予以弱化,同时鼓励积极的行为。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或许精神病人真的是怕医护人员的。但这种怕首先是建立在医患关系基础上才可能形成的。一旦患者出院,摆脱医院的环境,工作人员是无权继续对患者采取任何手段的。所以很多在家的患者,由于漏服药物或其他应激事件导致疾病加重,家属首先应该考虑还有哪些外部资源可以利用(这里的外部资源如哪些亲属可以帮助,社会还有哪些支持力量)等等。
患者在家中时,家属尽量不要在与其独处时发生过激行为
这大概是大多数家庭中面临的情况,家属一个人,患者也一个人,而且患者手中可能有利器。这个时候注意,一定不要与患者争辩,想办法,找到其他力量来支援。
最常见的帮助群体如家庭其他成员、社区委员会、当地民警,甚至还有些人请求急救中心帮助。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即使是这样,也无法保证有人员伤亡。为此民警可能会采取一些特有的工具来制约患者,这工程中同样无法保证不对病人造成伤害。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我认为精神病和喝酒喝醉的人一样,其实某些事,某些时候还是清醒的。我认为精神病最怕敢于下手的人。比如,前几年我在学校时,经常有个精神病的女人来学校,我看见可怜,经常给些吃的打发走了,可后来给了吃的后顺便骑上我的自行车走了。可后来又来了,门卫拿棍子吓虎她一下,跑了就再也没来过学校。可见,精神病人,去了精神病医院,怕医生给打针,所以,精神病人一定要去精神病医院去治,这也许会好的!祝愿天下无精神病人!
精神病患者大概分为两千四百种病例,最常见的分为俩大类;有文疯子和武疯子。文疯子滔滔不绝,手足舞蹈,或是演讲;这些人记忆力相当好。谁对他好坏记的非常清楚。在说武疯子疯到极点毁人毁物,攻击性特别强,产生幻觉,疑心重重某某要害他(她)等等。这些人疯劲一过暂时恢复正常人,如果犯病了六亲不认。其实正常人不要和这些人发生冲突,不要和这些人一般见识以免发生意外。因为他们是病人良言相劝能起点作用,有时也是半装半疯。病人多了抢吃抢喝,病重了医生会把这些疯子绑在钢丝床上,仰面朝上用布带子把手脚分开系捆固定,给他们挂掉瓶打些镇静催眠睡觉药物。对他们严历的医生这些病人着实害怕。没有办法时才给这些人一点教训,在病房这些人也是说笑聊天,总体上讲医生也是作心理辅导。其实病神患者大部分终生吃药作个缓解作用,他们非常害怕进《精神病院》铁窗铁门封闭式管理,他们最害怕的是医生,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适当动点武。(因为我几次陪护过两个亲友,有时和护士医生聊天,其实这些医生护士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高有爱心)。
精神病人我相信大数人都见过,只要提到疯子来了,马上想到精神病人会打人,打了人不会负法律责任,心里恐慌,赶快避让。
那精神病人最怕哪种人呢?精神病人会有起码的基本意识,怕痛怕饿。一个长期在精神病院的病人,肯定最怕的是医生了。当一个精神病人对医生有威胁时,医生会拿棵棍子吓唬他,他就象孩子一样听话,实在不行就采取强制措施,不怕以得怕。当医生给他打针时,因为疼痛,他会破口大骂,但只要医生威胁他还要继续打针时,他马上变得很听话。特别是饿的时候,只要看见吃的,这时医生要他做什么他都听,但什么以做不了。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病院的一套治疗方法。目的是希望有的精神病人尽快康复,做个正常人。
精神病人是一种病态,和仓甚虚,田甚无,厌饮食,服文采,戴利剑,财货有余的土匪精神境界相似。
精神病人害怕的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人,这样专气致柔的人出现让精神病人不敢有所作为。这样的人以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为小,万物恃之以生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到是所精神病医院,在里面也是有医生对付精神病人有降龙伏虎手段,甚至于隐含大棒伺候的威摄力量。
精神病人天无以清将恐裂的混浊目光,在外面大脑抛弃以杀人为乐,不可得志天下思想,遇到骨弱筋柔而握固的医生,终日号而不嘎的精神病人也立刻要和精神病医生好好的和气下去。
所以精神病人最害怕精神病医院气场,最害怕尊重德高望重的精神病医生。
精神病人最不好意思见谁?,当然是精神病人,互相同情看对方一眼以后,有撞衫的感觉。
精神病最怕冷漠的专治精神病的医生;
另外也有怕的:常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精神病人没有完全丧失意识,还有趋利避害的潜意识。
精神病人最怕什么人?我觉得可能是我这样的精神科医生吧,当然也要保持一定正常思维的,非发病急性期的精神障碍患者。至于为什么可能很多人又要开始脑补所谓的“电棍”“警棍”“体罚”之类的场景了吧?当然不是,精神专科医院也没有这些设备,也许就像是学生总是最怕老师一个道理吧。
我接触的精神障碍患者
总有家属对我说“大夫在精神病院是不是不吃药也能好?为什么患者一进精神病院大门就不闹了?”这样的问题十多年来听了无数次,我也思考过无数次,我们也没怎么样他们啊?最后的结论就是和学生怕老师一个道理。
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生活,和学生在校学习其实很相似,在一定范围内是自由的,但要服从医生给留的“作业”,按时服药和定期治疗。在院治疗的目的和在校学习也很相像,都是希望通过学习和治疗得到进步,更好的生活。所以医院其实是也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可怕,毕竟患者都是被自己的监护人送去的,如果那么可怕监护人为什么要把患者送到医院呢?难道是监护人在惩罚患者吗?不会的。
其实有些患者也不会怕我的,甚至还有的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也将医生当成了要迫害她的对象,也曾经有过患者突然冲动打伤医生的情况,我也被患者打过,而且不只一次,但都是在患者受幻觉和妄想支配下出现的,不会在意的,毕竟就是干这行的,干之前行业风险也都考虑过,更不会埋怨患者或家属的。
有时候有些患者真的很难配合家属来院治疗,但我国精神卫生法也明确规定了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没有外出接患者的权利,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家属想办法把患者骗上车,然后把车开到医院楼下,医生和护士再去接患者入院。但很多闹了一路的患者,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后就完全萎靡下去了。
家中的亲人
有些精神障碍患者确实会听家里亲人的话,就比如前几日的长沙9岁男孩被精神分裂症患者殴打致死,周围围观者没有敢上前的,但患者父亲来后就将患者制服了。这个例子不是说普通人怕精神病人,而是说即使冲动伤人的精神障碍患者,有时候也存在一些习惯性思维,比如父亲在场应该听父亲的话。
但如果处于发病状态就真的不好说了,很多时候最容易受伤的反倒是患者最亲近的家属。
希望我的介绍能够让你对精神障碍患者有一个更新的认识,他们都是可怜人,如果可以,多给一些理解和关爱,当然也要保护好自己。
神经病人怕什么还真不太清楚。但是我听过以前的一个故事,说某村有一个神经病人,被用磨盘拴着,犯病的时候都可以拖着走,非常狂野,谁也管不他。一日一个盲人算命先生路过此地,被人请来试试看,谁知他很快搞定,即使发的特别厉害的时候,只要算命先生一句话:“干什么,给我站好了!”后来据说就治好了。从中我的感觉,神经病人就怕他命中的克星,这个人一到他就变成了正常人。
我想他们最怕的是医生吧,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限制他们的自由吧。我觉得最害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不知道了自己的仪表吧!有比这个更可怕的是什么吗?
最怕护士,尤其是男护士,其实我觉得精神病人,都是那种自我调节不好的人,主要还是脑子的调节,就是科学的去用脑,其实不只是精神病人,正常人,也需要科学的用脑,当然,精神病人,尤其要注意用脑科学。睡眠要好,尽量不要接触刺激脑子的东西,比如,香烟,酒,浓茶,咖啡,辣子,蒜之类的东西,平时听点舒缓的音乐,心情放松,多吃点蔬菜水果,少吃肉。
不可信,找到了他既然决定跟他在一起就不要去怀疑了就安安心心的跟他一起走下去,就算半道有什么差错,至少也不后悔,以后你老是去相信这个对你自己是不负责任,对你的他更是不负责任,你想想如果八字算命真的准的话,那些人干吗还要冻死冻活的在狂风大雨烈日炎炎下去为那十块二十块拼命,不早被国家总统请去供着预测国家大事去了.
你如果去算了这个是表示你对你们感情的不安全性,你跟他一起了,表示他就是你的港湾不是吗?只要自己觉的合适就好了,干什么去相信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跟我一起一年的上任男朋友就是因为这个很好笑的理由跟我分手了,你相信吗?这种草率的决定带来的除了心痛就是悲伤,其他的一点都没有,你敢确定你再找一个跟你八字上合的人就幸福了吗?我堂哥哥给我算我现在的男朋友也说他是我的克星,可是我不相信,我相信我自己的感觉,我也相信他,他也相信我!所以我们过的很开心,虽然也会吵吵架,那不也是一种幸福吗?不是吗?
那些算八字的垃圾,真该拿扫帚扫到垃圾桶里去!!!!!
相信你自己的感觉,相信你的他,相信你的爱情你们才可能幸福!
祝福你能早日走出这个阴影,跟他好好的在一起,幸福的过日子!
祝你们幸福!!!!~ Q~
【注,原文发表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4,114-120(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引用请注明】
存在决定意识抑或物质决定意识——试论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1前言
作者在1998年9月16日羊城晚报看到一篇报导,不禁感叹万千“心理咨询是世界是最不值钱的玩意,是个人、有把嘴就可以作心理咨询了。”现将全文引录如下:
没有钥匙,怎解心锁
——心理咨询兴起,咨询培训随之红火
本报讯“来听心理课的,多数不是自己有‘问题’,而是帮别人解决问题。”日前在广州一个心理咨询培训班,负责人如是说。
9月13日,记者走访这个由某医学院举办的培训班,看到60岁的陈姨。她原是医务工作者。“我希望通过学习,为同龄人解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她说,周围不少人退休后无所事事,情绪低落。
薛小姐、马先生也是学员,他们想把心理咨询当饭碗。薛是山西人,高中毕业后在广州做模特,“我不可能一辈子吃青春饭,心理咨询是新兴行当,我想试试。”马先生在广州做了几年生意,最近准备回老家山东,“听说这里有个培训班,也来学一学,看回去能不能做这个。”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为其提供排解的心理咨询业,亦应运而生。时下一些工、青、妇等机构,企业、街道、声讯台等,都办了咨询热线。但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玲教授认为,从事心理咨询,既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又要具备医学与社会心理学知识,不经过严格培训很难胜任。
刘小姐曾在某家政公司从事老人心理咨询,最近辞了职。她说做过几次后就感到自己缺乏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公司的培训只是一些简单的技巧,不太管用。听说这个班请来了知名的专家,想再学习,重操此业。
参加这个培训班的,有大学、中学教师、医务工作者,也有保险从业员。据说,首期培训计划招收400学员,很早就招满,至今仍有人来电报名。负责人梁经理介绍,半数以上的人是想通过系统学习,以后从事心理咨询业的。
据了解,目前广州一些医院、社会团体都开了心理咨询培训班。但有专家指出,心理咨询培训在国内尚无成功模式可循,师资缺乏,有待探索完善。
文/记者崔朝阳实习生李磊。
这个培训班的招生简章上写着培训五天,发证。
这种培训班在全国已经不少见。
心理咨询这个科学殿堂中的一员,已成了为了生计而走投无路者的“饭碗”。作模特被人嫌老的、下岗的、做生意失败的、教书的、看病开药的、推销保险的,谁只要高兴,就可以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似乎已堕落到和江湖术士的花言巧语一样了。
为什么神圣的科学会被歪曲成这个样子?
2中国的咨询心理学被错误定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生活不断提高,各种文化思潮交替出现,人们的心理急剧地变化,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相继都产生和出现了。因此咨询心理学在中国又被重新地挖掘出来。但是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应当如何进行心理咨询?谁来进行心理咨询?在中国心理学界似乎存在着与西方的心理咨询完全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1982年,陈佩璋在西安医学院附属一院开出第一个综合医院对外挂号的心理咨询门诊,对象除精神病人外,开始涉及一些性心理障碍和其它心理障碍的患者,1983年,赵耕源在广州中山医学院附属三院开设了第二个综合医院对外挂号的心理咨询门诊,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可以用“解释性语言+抗精神病药物”的模式来概括。他们的工作受到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人和家属的欢迎。
虽然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工作受到一些病人和家属的欢迎,但是并未得到心理学界的认可。在多次全国心理学年会上,这方面的论文都没能引起大会的重视。在1985年8月召开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大会上,医学界的代表同心理学界的代表产生了分歧。心理学界的代表认为:所谓的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只不过是原有精神科的变种,并不具有心理治疗的本质与内涵,与西方的心理咨询模式不符,因此心理学界不应支持和参与这种活动。
但是,1985年11月起整个形式急转直下,原因是这一年在广东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医学心理学学术会议,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的李心天教授在会议报告中做了一个概括性的结论,认为心理咨询应是心理研究和临床医学的结合,这是一条“创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的道路”。大会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最后似乎同意是“医学模式的心理咨询是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
。在这种学术气氛的影响下,全国的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新生事物”引起了卫生行政部门官员的重视。1986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付部长何界生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综合医院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设立精神和心理咨询科,这是加强精神卫生和做好精神防治工作的必要措施”。他建议各省市在1987年内选1—2所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再进行推广。
行政部门的指令下,医疗系统的心理咨询门诊纷纷开张。很多卫生部门领导把保持心理健康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对待。要保持心理健康,不但要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广泛宣传,而且要有心理健康的指导部门,因而开始着手建立各级医院及卫生机构的心理咨询机构,例如上海1990年前后,由市卫生局规定区医院以上,都要设立心理咨询门诊,因此在短期之内数十个心理咨询部门都开设出来了,1992年上海审批建立新的心理咨询机构,并对已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及业务上的指导,使全市的心理咨询工作做到有计划,规范化,以保证咨询质量与效果。卫生部的卫生工作“八五规划”(草案)上亦规定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应设立精神服务或心理咨询部门。卫生部并且规定凡综合性大医院是否建立心理咨询门诊作为考核医院工作内容之一。特别在近年来医院评定等级中,凡三级甲等医院必须设立心理咨询门诊。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特别是原来就有精神科的那些医院,这些医院都是星期一、三、五是精神科门诊,星期二、四、六是心理咨询或是倒过来,原班人马来回使用,所开药物没有分别。可以说,在中国,“心理咨询”机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开设在开药、打针、动手术的医院里。
这些医院里的“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可以这样来定义“语言安慰+抗精神病药物”,所持治疗原则是——不许你想!治疗措施是吃药、降低生理水平——让你无法想!
3“医学模式”的“咨询”误了大事
同西方的观点不同,在中国已形成的以综合医院为代表的心理咨询界,在确立心理咨询对象时有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心理病的“病”同生理病的“病”是同一个概念,因而,心理咨询的对象是病人,而不是心理有障碍或是心理不健康的“人”。(作者在这里给人字标上引号,是为了区别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因为“来咨询者的87.5%-96.3%是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的人”[1]所以“我国综合医院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不是正常人,而是有各种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来医院很少是为了解决日常的生活压力,解决应变能力或某些策略,而主要是看“病”,特别是心理现象躯体化产生的躯体症状”。[2]
在对治疗的目标上,中国的医院式的心理咨询同西方的观点也不同。较有代表性的是赵耕源的观点:“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他避免或消除不利心身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或认识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已产生疾病中的作用。因此能增强对心理刺激与冲突导致疾病的能力,保障心理(精神)健康,或减轻已发生疾病者的心理负担,树立起对疾病的治疗信心”。[3]持这种观点者将所有精神症状都看成是某一种生理疾病的延生物,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看成是加快治愈生理疾病的辅助手段。
有相应的理论观点就有相应的方法
目前,在我国医院中所开设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基本概括为“语言支持和解释+药物”的实际工作模式。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心理测验和传统精神科检验及一般医学检验。首诊一律使用有关的心理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各种量表中以MMPI、SQL-90等为主。
二。了解病史与作解释性的说明。要求以“和善与耐心”和病人交谈,了解病情,用心理学的观点对病史进行解释,并鼓励病人增强勇气,与医生合作,共同战胜疾病。
三。指导、忠告和开药。针对病情做出家居行为指导,以“不”、“不许不”或“必须……否则……”的形式对病人做出忠告。最后酌情开给某种传统精神科药物。
这种医学式的“心理咨询”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
(1)将意识降到了生物化的水平
生物学化的观点忽视了人的行为的质的差别,特别是人的阶级、民族、种族和社会地位上的意识差别,完全抹杀了个体的个性倾向。
这种将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等同于“大脑决定论”思想倾向在我国“心理咨询界”很有代表性。这种观点认为,各类神经症都是大脑的生理结构与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人际关系焦虑、恐惧也必须靠吃阿米替林等药物来解决。[4]
“大脑决定论”是在于错误的理解了决定论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意识发生的决定论所说的决定都不是大脑的决定,对人的行为和意识表现的分析过程也不是从大脑开始的,但庸俗的唯物机械论却将这种分析封闭在大脑中,用生理机能来解释人的外部行为和意识表现,他们认为脑是动力的机器,在它的内部结构上寻找意识发生和改变的原因,这样似乎因失恋而导致的悲伤也可以理解为大脑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引起的了,而因失恋愤怒而导致的自伤、他伤、自杀、他杀也可以理解为神经系统的冲动性紊乱。更有人在寻找由生理因素决定的犯罪人格,如大量讨论性罪错、暴力攻击等犯罪人格的文章,认为犯人的皮电反应波动次数多、神经质性较正常人高、性生理早熟,暗示某一类人天生就是罪犯。有的研究结果居然认为(结论)少年犯的母亲的孕期时营养不良,围产期时的不利因素是少年犯罪的原因,“所以对少年犯的防治要从母孕期围产期开始”。并认为这个研究结果与国外一些研究一致。[5]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我们认为不应当从大脑的本身去寻找心理障碍的原因(只能从大脑本身去寻找生理原因),而应当从来自客观的关系系统及人与客观的关系系统中去寻找原因,因为脑的机能仅是这种(心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唯一的部分。
(2)混淆基本的科学逻辑
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的各有关杂志上都见有这样的文章,其观点是认为应该有、也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当然,这个模式就是医学的心理咨询模式。持这些观点的人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的群众的教育水平低,心理学知识更为贫乏”搞不清什么是“病”、什么是“心理问题”,所以在中国,心理问题说是“生理病”,[6][7][8]
必须采用医学的模式,用吃药或吃点药的方法来治疗,否则就无效,在中国搞纯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认为,持这种观点是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如果将上述的说法翻译成形式逻辑的语言,就成了“因为有人不知道A是A,所以A就是B”。我们同时认为,这样荒唐的逻辑错误决不能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医学模式”的理由。研究科学应当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个科学的事实并不会因为某人的看法而改变,一个科学的学科更不会因为有人不知道或是有人不喜欢它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3)混淆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身心疾病”、“心身疾病”这两名词乍看起来,似乎没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或是对于一般的当事人来说,这两个概念似乎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身心疾病”、“心身疾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学科领域,对它们的研究、处理应分别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指由个体的肌体发生了生理机制的改变而引发了个体的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身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则当指另外一回事,其发“病”的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的发病过程倒过来。“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不能适应,或因外界所提供的刺激与已形成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而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癔病,强迫行为等。
严格地区分这两类不同的疾病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因为这两种疾病起源来看,完全是不同性质的疾病,对他们的治疗完全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都遵循各自的思想模式,或是医学模式,或是教育模式。医学模式的方法不可能对心身疾病有效。同样,教育模式也不可能对身心疾病有效。
无可置疑,“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都会表现出各种相关的精神症状,而且有的时候它们会很相似,但是仅此相似,就可以将他们混为一谈吗?天上下雨地上湿,地上湿就一定天上下雨吗?神经系统损伤或生理系统的病变无疑会引发精神状态的改变,但精神状态的改变就一定意味着生理的病变吗?
4中国心理学界出让了阵地
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1993年第二期《心理学报》正式公布了“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该条例要求参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者的资格,主要有二个方面:1、大学心理学系或医学院校毕业或具有心理学或医学中级职称,并经省级以上心理学会或心理卫生协会认可举办的心理咨询专业培训者。2、应具备心理治疗、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人格心理学、会谈及心理诊断技术、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知识,非医学专业者应补修有关医学知识(如:内科、儿科和神经科等方面)。[9]条例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即学医者(或进修医学者)方有资格在卫生系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对这个条例我们有这样的看法:
科学哲学对于科学的划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一门科学学科的建立,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有在现阶段人们认识范围内所公认存在的客观对象;
二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三有一套完整的描述性概念体系。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了这三个条件,这门学科就是一门独特的学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心理学与医学绝不是同一个学科,更加不会依附医学而生存。
亚里士多德早就对不同的学科进行了分类,归为两大截然不同的学科,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心理学是心灵的学问,属于形而上的范畴,医学是对生理的研究,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他们绝不可以同日而语。心理咨询所求的是精神上的安慰,愉快,而医学追求的是生理机体的健康长寿,从研究对象上看,两者之间毫无共通之处。
稍具科学哲学知识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错误之处,医学院可以培训心理咨询员,学过医学的人经过进修班的进修就可以做心理咨询,那么要心理学专业做什么?要那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做什么?!?!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有其自己的学科分支,而且各门学科自己的基础学科也不同,医学是这样,心理学也不例外,咨询心理学同样也不例外!不同的学科分别研究完全不同的客观领域,如医学研究的是生命的保持和延续,而心理学研究的是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虽然交叉在人体上,但却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
在西方,一个人要取得临床心理开业的资格,从读心理学或哲学本科起,需经过约十年的专业训练。之所以需要这样长的时间,是因为要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系统地研习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等学科知识,以一个心理学学士学位为例,要取得学位,必须修完约50门课!这些学科知识浩瀚,内容繁杂,不是一两本书可以涵盖的,也不是三两天可以讲得完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一种特殊的素质,这种专业的素质是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同医生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所形成的专业素质是一样的。其实,一个学医的人,要回答类似像“是我的脑袋,还是脑袋的我”,或是“我思故我在,还是我在故我思”这样一个问题,到心理学系或是哲学系去进修它三五年,怕也未必能讲的清楚。“吃了三天素,就想当神仙”未免过于可笑。这在医学界行不通,同样在心理学界也行不通。
其次,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培训是一个什么概念?那么心理学系是否可以培训外科手术师呢?一个心理学的学生是否经过十天八天的培训班的培训,就可以到医院去看病、开药、动刀子做手术呢?成为一个正正当当的医生呢?就医学界本身来说,培训一事可否行得通?内科医生是否可以能过培训一下,就成了外科手术师呢?(那同理,医学界也不可以认为心理咨询师是可以通过短期可以上岗的!——这是我个人观点,不属于文章原有。)
我们认为“培训”不是一个专业教育的概念,而是一个完成专业学习的前提下,为提高本专业水平而继续受教育、继续学习的概念。如果传授知识涉及到新的专业领域,那么就应该是“学历”教育。如果一定要“培训”,就请像本科教育一样“培训”4年,再像研究生那样“培训”3年,……,就如同医学的学历一样!
请原谅我们说话刻薄,不这样就不能将问题揭开。我们的意思是:心理学并不比其它学科简单,做一个心理咨询工作者也不会比当其它的专家容易。
这个条例实际上表达或是暗示了:心理咨询很简单,培训一下就行了。
正是由于混淆了基本的科学逻辑,才使到伪科学有了伪装登场的机会。
中国心理学界犯了这个严重的错误,今天看来,决不是孤立和偶然的。
(1)个别心理学工作者轻视心理咨询的专业性,没有认真地钻研咨询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但却摆出了一付学过心理学就是一个心理治疗大师的模样,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先知,滔滔不绝地向当事人说教,不知道咨询心理学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需要专门的知识、素养,而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同于政治教育或是知识求教。当事人抱着希望而来,负着失望而去,无形之中给人一个印象“心理学是空谈,靠说话哪里能治病。”或“你谈话能治病,那我谈话也可以治病。”
(2)心理学界本身对咨询心理学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咨询心理学在心理学界本身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心理学界相对来说比较重视所谓纯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对以心理测量、统计为主要方法论的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和研究成果相当重视,而对用其它研究方法的研究则较为忽视。咨询心理学界乎于哲学和个体心理实验之间,不可能同时进行大规模的群体试验,因此,咨询心理学在正统的心理学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心理学界自己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就很难怪别人乘虚而入了。
(3)社会上某些人利用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得到心理服务的需要,大发其财,鱼目混珠。为了达到个人出名、发财的目的,不惜将水搅混,故意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同打针、吃药的医疗等同起来,故意将心理健康问题同生理疾病等同起来,甚至同医院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其又开发了一个“创收”的领域。当然,在心理学界,想用咨询心理学大发其财的人,也是有的。
我们认为,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规定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同样犯了上述错误!
5中国的咨询心理学必须重新定位
综上所述,国内的学术气氛倾向于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定义为“医学模式”,而不是教育模式,部分学者骄傲地将这个医学模式的心理咨询称作“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认为这是我国的国情之需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现,是一种发展和创新。
在中国的大陆地区,我们几乎看不到纯粹的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本属心理学工作者范围的心理咨询门诊,却大量地开到了综合医院和精神病院里去了。是否建有心理咨询门诊成了医疗单位上等级的一个考核指标。无论是什么人,读了一两本心理学的书,就可以大模大样的做起心理咨询了,尽管他(她)原来是搞精神科的、内科的,妇科的,甚至是搞组织胚胎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作模特被人嫌老的、下岗的、做生意失败的、教书的、看病开药的、推销保险的都来做心理咨询了。
谁都可以做心理咨询,他的资格认定也随便,取得心理咨询治疗师的资格比考个摩托车驾驶证还容易,得个驾驶证还要十天半月,而得到心理咨询资格的培训不会超过一周。
目前还有一种学术倾向很值得引起注意。这就是希望通过用物质输入的方法来改变人的意识水平和意识倾向,甚至改变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吃了某些药物可以使人更聪明、更能明白事理开始(例如巨人脑黄金的宣传、各种聪明水的宣传),发展到一个人因失恋而痛苦可以吃药治疗,因对上级的批评不满而沮丧可以吃药治疗,小学生因学业不佳遭老师和同学的白眼而自卑可以吃药治疗。照此下去,对罪犯的改造岂不是也可以用吃药的方法解决了?
现在,在中国,心理咨询可以说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心理障碍吃药排,二是胡乱支招解心烦。(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是当事人,这样真的可以凑效吗??——本人观点,原文没有)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度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成为了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和现代化的标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巨大作用已不再限于思想意识领域及社会形态的安定,而且已经扩展到了经济领域。据美国财政部和卫生部的统计,美国每年(1986)因心理障碍因素所导致的工作损失达400亿美元,而因及时得到心理治疗而减少的损失约有185亿美元。因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在发达的工业国家极受重视。
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历史沿革的考查及对咨询心理学概念、对象、过程、体系的考查,可以充分说明,咨询心理学从对象到方法都并非是传统医学概念上的东西,而是哲学、心理学在个体社会意识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应用。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经无数心理学家的努力,咨询心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不同于政治宣传、说教,也绝不同于“医学”的独立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10]是纯粹的教育模式的学科范畴。
目前中国的这种“医学模式”、“说教聊天模式”能够使我们的咨询心理学事业走向现代化,为发达的工业文明服务吗?回答应是完全的否定![11]
中国的咨询心理学何往?
我们认为:首先,哲学和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应当紧急动员起来,以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建立起我国的咨询心理学事业。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反对咨询心理学中的伪科学,特别是反对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的伪科学,还咨询心理学以本来的面目。
其次,继续深入研究教育模式的咨询心理学。其实,在引进教育模式的咨询心理学这一工作上,高校的心理学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先是张人骏出版了《咨询心理学》(1987)将西方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粗略的介绍,引起注意。到了1989年,钱铭怡出版了《心理咨询》则可认为教育模式的心理咨询在中国正式登台,这本教科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当今西方的心理咨询和技术,这是一本可以作为专业性的培训教材。1991年,车文博等出版了《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将可能收集到的西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全盘列出。这三本书的出版,可以说在经历了众所同知的年代后,又重新奠定了中国的教育模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础。1983年起,全国的五个心理学系都陆续地开设了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1987年,华东师大心理学系曾性初教授招收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研究生,1988年,华南师大心理学在本科生中系统地开设为期一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课程,紧接着全国五个心理学系都开设了这一课程或讲座,系统研习的西方心理咨询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
可以说,在中国,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科学理论基础已经形成,所需要的工作是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治疗内容体系。
再次,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科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教育模式的咨询心理学。通过广泛的宣传,肃清伪科学对咨询心理学的污染,特别要打击那些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和那些喊着反对伪科学口号的伪科学。
最后,要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员及市场的管理工作。严格规定从业人员的资格,建立一套有效的、甚至是有法律规定的行会资格制度、责任制度。
6结语
罗杰斯早在1951年出版的《当事人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一书中,就已经将心理咨询的对象定义“当事人”,用“当事人(Client)”一词取代了“病人(Patient)”,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一举措不仅是语义上的,最重要的是标明了——心理咨询的对象不再是医学意义上的生物体,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体,同时意味着,心理咨询所遵循的模式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
正是因为选择了“医学模式”的咨询心理学模式而又不能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培训班”,才会出现相应的科学骗子,才会出现谁都可以做心理咨询这种令人尴尬和气愤局面。伪科学能立足的地方,就是“科学”还力不能及的地方。